youland 发表于 2025-10-4 15:04

DP接口简介

DisplayPort(简称DP)是一个由PC及芯片制造商联盟开发,影片电子标准协会(VESA)标准化的数字式视频接口标准。该接口免认证、免授权金,主要用于视频源与显示器等设备的连接,并也支持音频、USB和其他形式的资料。
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取代传统的VGA、DVI和FPD-Link(LVDS)接口。另外允许透过选配主动或被动转接器,使该接口可与传统接口(如HDMI和DVI)向下兼容。
DisplayPort 发展历史
DisplayPort 由 VESA(视频电子标准协会)于 2006年5月 推出。它是一种 免授权费 的接口标准,旨在提供一种创新的、可扩展的连接方式来取代老旧的VGA和DVI接口。
DP 推出后经历了多次重要的版本迭代,每一次都大幅提升了带宽和支持的显示规格:

[*]2006年:DP 1.0 发布,提供了 10.8 Gbps 的总带宽,初步展现了高带宽的潜力。
[*]2009年:DP 1.2 问世,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它将传输速度翻倍至 21.6 Gbps(HBR2 模式),开始支持 4K@60Hz 和 多流传输(MST) 技术,允许通过一个接口连接多个显示器。

[*]Mini DisplayPort 接口也兼容此标准,并被苹果等厂商广泛采用。
[*]2012年:DP 1.2a 增加了 Adaptive-Sync(适应性同步) 技术,允许动态控制屏幕刷新率,这成为后来许多同步显示技术(如AMD FreeSync)的基础。
[*]2014年:DP 1.3 进一步将带宽提升到 32.4 Gbps(HBR3 模式),开始支持 5K@60Hz 和 4K@120Hz 等超高分辨率和刷新率。
[*]2016年:DP 1.4 尽管带宽保持不变,但加入了革命性的 显示流压缩(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, DSC) 技术,这使其能通过有损压缩支持 8K@60Hz 和 HDR(高动态范围)数据包传输。
[*]2020年(或之后):DP 2.0/2.1 带来又一次巨大飞跃,带宽直接飙升,以应对更高色深、更高刷新率的 4K、8K 甚至 16K 显示需求。
目前,DP接口在个人电脑和专业显示领域占据着主流地位,尤其是其支持的Adaptive-Sync和MST功能,使其在游戏和多屏工作站中有独特优势。此外,DP技术还被纳入 USB Type-C 接口中,被称为 DisplayPort Alt Mode。

DisplayPort 版本特点表格
下表列出了 DisplayPort 几个主要版本的发布时间、最大有效带宽及其关键特点:


版本发布时间最大带宽 (总/有效)主要支持的分辨率/刷新率关键技术/特点
DP 1.02006年5月10.8 Gbps / 8.64 Gbps1080p首次发布,传输长度限制在 2 米
DP 1.22009年12月21.6 Gbps / 17.28 Gbps (HBR2)4K(4096×2160)@60Hz带宽翻倍,支持 多流传输 (MST),支持 3D,兼容 Mini DP
DP 1.2a2012年5月21.6 Gbps / 17.28 Gbps4K(4096×2160)@60Hz加入 Adaptive-Sync (动态刷新率控制)
DP 1.32014年9月32.4 Gbps / 25.92 Gbps (HBR3)5K(5120×2880)@60Hz, 4K@120Hz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
DP 1.42016年2月32.4 Gbps / 25.92 Gbps (HBR3)8K(7680×4320)@60Hz, 4K@120Hz引入 DSC(显示流压缩),支持 HDR 和前向纠错 (FEC),音效提升
DP 2.0/2.12019/2022年80 Gbps / 77.37 Gbps (UHBR 20)16K@60Hz 或多屏超高分辨率带宽再次大幅提升,支持更高的 DSC 压缩率,全面适配 USB4/Type-C





youland 发表于 2025-10-4 15:06




常规的DP接口公头及母头形状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DP接口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