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land 发表于 2013-7-25 20:32

超高清电视快速兴起 四大制约因素凸显

  2013年度,彩电行业最大的技术和产品亮点都突出表现在UHD(超高清电视)的快速普及中。曾经备受看好并引起广泛讨论的大尺寸OLED 电视,由于量产技术问题迟迟无法突破,使得面板厂商集体转向UHD液晶面板的开发。   截止2013年6月,根据奥维咨询(AVC)监测数据显示, UHD在LCD中的渗透率达到0.86%,50+尺寸渗透率已达3.39%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第二季度UHD两大新尺寸崛起,39英寸和55英寸市场占有率明显攀升,这得益于上游出货量的扩大以及终端销售价格的不断降低。尤其是55英寸UHD产品,随着友达和华星光电在55英寸实现量产,55英寸在终端的销售价格逐渐拉低。   但业内人士也在这种热点前表示了对UHD的冷静思考。UH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,在它发展初期主要受上游和中游量产能力和推广态度影响。目前,主要因素有三方面:一是面板厂商、二是整机厂商、三是价格、四是片源内容。   首先,在对待UHD面板供应的态度上,各家差异较大。台湾群创积极推动,在相同尺寸开发上会优先推广UHD面板。大陆厂商方面,华星光电则态度相对乐观,2013年目标单月冲击8至9万片。京东方则表示将持续跟进UHD研发。而在韩企方面,三星、LG韩企认为真正的变革是在OLED技术上,对UHD相对谨慎。   其次,国内主要厂商参与意识强,推进势头猛。其中创维则将UHD作为年度推广核心,不论是在机型数量和尺寸上均布局极为积极,上半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40%。海信、TCL,均在布局多款UHD产品参与市场竞争。康佳、长虹分别以多核+UHD、客厅电视等概念切入UHD电视市场。外资品牌方面,LG和三星少有建树。   第三,在目前主流的液晶电视的技术背景下,UHD已是技术顶峰,价格高昂。目前来看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UHD产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。如果单纯从市场化角度来讲,奥维咨询(AVC)认为相同尺寸的新产品与现有的液晶电视产品价格差在1.2倍左右时,消费者接纳程度较高。   最后,针对相对薄弱的内容环节,各整机厂商已经运用2K转4K技术来解决。但总体来说,UHD相关产业链在国内尚待完善,至少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市场培育期。   随着良品率的不断提高,未来制约UHD发展的面板瓶颈将会破除,价格也将更加亲民。目前UHD面板的良品率较低且供应量少,供需失衡最终导致终端市场价格居高不下。奥维咨询(AVC)预计2013年12月份,4K面板月供应量将超过40万片。随着未来面板产能的逐步释放,UHD产品价格有望亲民,对于UHD的市场化将有重要助益。


http://www.hdmifans.com/xwb/images/bgimg/icon_logo.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youland的微博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超高清电视快速兴起 四大制约因素凸显